海港区村民自发恢复“送河灯”习俗,传承母亲河记忆
在历史的长河中,许多传统习俗承载着民族文化的精髓,成为了人们心中不可磨灭的记忆。近日,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的一些村民自发组织,恢复了“送河灯”这一古 *** 俗,以此守护母亲河的记忆。
海港区位于渤海之滨,这里的人民世代依河而居,对母亲河有着深厚的感情。在过去的岁月里,每逢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,村民们都会举行“送河灯”活动,以此祈求平安、祈福消灾。然而,随着时代的发展,这一传统习俗逐渐被人们遗忘。
今年,海港区的一些村民为了传承这一民间文化,自发组织起来,决定恢复“送河灯”的习俗。他们从老一辈人那里收集资料,学习 *** 河灯的 *** ,并邀请村里的年轻人一起参与。
在 *** 河灯的过程中,村民们充分发挥了创意。他们将废旧纸张、竹子、彩纸等材料巧妙地组合在一起, *** 出形态各异、色彩斑斓的河灯。这些河灯有的像莲花、有的像金鱼、有的像月亮,每一盏河灯都寄托着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
农历七月十五的夜晚,海港区河畔的气氛格外热闹。村民们手持河灯,来到河边,将河灯轻轻放入河中。随着河水的流淌,河灯缓缓漂向远方,仿佛将村民们的祝福和思念带到了远方。
“送河灯”活动不仅让村民们重温了儿时的记忆,也让他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。一位参与活动的村民表示:“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,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传承我们的民间文化,让母亲河的记忆永远流传下去。”
海港区村民自发恢复“送河灯”习俗,守护母亲河记忆,这一举动得到了当地 *** 和相关部门的支持。相关部门表示,将大力推广这一传统文化,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其中,共同传承和弘扬民间文化。
“送河灯”习俗的恢复,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,更是对母亲河的深情告白。在新时代的征程中,让我们携手共进,传承和发扬民间文化,共同守护我们的母亲河,让这份记忆永远流传下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