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七里海渔家号子抢救性录制,百岁老渔民领唱原始调,传承千年海洋文化记忆》

在我国广袤的海洋上,流传着一种古老而独特的渔歌——七里海渔家号子。近日,为了抢救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,我国相关部门联合专业团队,对百岁老渔民领唱的原始调进行了抢救性录制。这不仅是对海洋文化的传承,更是对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见证。
七里海渔家号子,起源于我国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七里海地区。这里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重要的渔业基地,渔民们世代以捕鱼为生。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,他们创作并传唱了这首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渔歌。七里海渔家号子以其独特的唱腔、悠扬的旋律和丰富的歌词,成为了一种独特的海洋文化现象。
然而,随着时代的发展,这种古老的渔歌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。许多传统技艺和民间艺术一样,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困境。为了抢救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,我国相关部门高度重视,组织专业团队对七里海渔家号子进行了抢救性录制。
在录制过程中,百岁老渔民成为了这支队伍中的核心人物。这位老渔民名叫李大爷,他从小就跟随父亲学习渔歌,一生都与海洋打交道。在录制现场,李大爷精神矍铄,声音洪亮,领唱着原始调的七里海渔家号子。他那充满沧桑的声音,仿佛将人们带回到了那个渔歌飞扬的年代。
“我们的渔歌,是海洋的呼唤,是渔民的心声。”李大爷在录制间隙感慨地说,“现在年轻人都不愿意学这门手艺了,我怕这门技艺会失传。”正是这种担忧,让他决定将这门技艺传承下去。
抢救性录制的成功,让七里海渔家号子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。许多年轻人纷纷表示,通过这次录制,他们更加了解和热爱这门古老的渔歌。他们表示,要将这种海洋文化传承下去,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。
七里海渔家号子作为我国海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。抢救性录制不仅是对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,更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。在今后的工作中,我国将继续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,让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焕发出新的生机。
总之,七里海渔家号子的抢救性录制,让我们看到了我国海洋文化的魅力。在新时代的征程中,我们要继续弘扬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,让它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。